开滦集团社区心房颤动人群全因死亡及其相关因素的观察

作者:邢爱君; 王艳秀; 刘学伟; 董申; 许继波; 刘英; 孙玉艳; 吴云涛; 赵海燕; 吴寿岭
来源: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2, 36(06): 509-515.
DOI:10.13333/j.cnki.cjcpe.2022.06.004

摘要

目的 探讨社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全因、心脑血管死亡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2006~2007年度对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和离退职工101 510例进行健康体检,对经12导联心电图检出的房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课题组专人每半年进行一次电话随访,每2年进行一次面对面随访。住院期间死亡者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调取住院病历,根据ICD~10疾病编码确定死因。非住院死亡者与所在工作单位工会和(或)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核实。至2013年12月31日完成末次随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房颤患者全因、心脑血管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1)438例房颤患者,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和瓣膜性房颤48例,对390例房颤患者平均随访71.5个月,1例因服毒自杀。389例房颤患者累积全因、心脑血管死亡率为35.0%(年37.5‰)、20.6%(年18.7‰)。CHADS2评分分层分析,低、中、高危房颤患者累积全因死亡率分别为22.9%、30.2%、47.2%,心脑血管死亡率为4.8%、15.4%、35.4%,经Log-rank检验差异均达到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年龄(HR:1.063,95%CI:1.042~1.085)、血尿酸(HR:1.003,95%CI:1.001~1.005)、心室率<80次/分(HR:1.784,95%CI:1.253~2.538)为房颤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HR:1.093,95%CI:1.062~1.126)、血尿酸(HR:1.004,95%CI:1.002~1.006)、心力衰竭(HR:2.031,95%CI:1.137~3.628)为房颤患者心脑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3)以CHADS2评分分层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以低危为参照,高危患者全因、心血管死亡风险比分别为2.495(95%CI:1.461~4.262)、7.661(95%CI:2.710~21.656)。结论 (1)年龄、血尿酸、心室率<80次/分是房颤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血尿酸及心力衰竭是房颤患者心脑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2)CHADS2评分分层能预测房颤患者全因、心脑血管死亡。

  • 出版日期2022
  • 单位开滦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