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畦浇晒法与河东盐池——生产技术视角下的河东盐业相关研究

作者:张朋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2(01): 98-103.
DOI:10.13451/j.cnki.shanxi.univ(phil.soc.).2009.01.025

摘要

垦畦浇晒法产生于唐朝的河东盐池,是历史上最早的人工制盐方式,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标志着我国池盐生产的历史进入了新技术时代。河东盐池是内陆主要池盐产区,其盐课作为历代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自古以来受到统治者重视。政府依据自身需要制定和调整相关政策,对盐池加强管理,影响着河东盐池生产方式的改进。同时,制盐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也影响着国家盐制的变化。该文认为河东盐池生产方式的变革,不仅是技术进步的表现,还与地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密切。通过河东盐池生产技术折射盐政及社会经济状况,丰富河东盐业的研究内容。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