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1月~2021年12月经病理证实为NSCLC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中医证型NSCLC患者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差异。结果:150例NSCLC患者中气虚痰湿型占比达44.00%,其次为肺郁痰瘀型(28.00%)和阴虚痰热型(20.67%)、气阴两虚型(7.33%)。不同证型NSCLC患者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具有差异,鳞癌以肺郁痰瘀型为主,腺癌则集中于气阴两虚型和阴虚痰热型,肺泡癌和大细胞癌在不同证型中相对分布均匀;早期NSCLC以气阴两虚型为主,中晚期NSCLC则以阴虚痰热、气虚痰湿型及肺郁痰瘀型为主;NSCLC患者N0(未侵犯局部淋巴结)以气虚痰湿型和肺郁痰瘀型为主,而N2~3(纵隔和/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则以气阴两虚型和阴虚痰热型为主。不同证型NSCLC患者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CA199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气虚痰湿型患者CEA、SCC-Ag明显升高,而气阴两虚型的CEA下降明显,其中肺郁痰瘀型和气虚痰湿型患者SCC-Ag、Cyfra21~1高于阴虚痰热型和气阴两虚型,而阴虚痰热型和气阴两虚型的SCC-Ag、Cyfra21~1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SCLC患者中医证型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血清CEA、SCC-Ag、Cyfra21~1之间存在相关性,可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