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重性精神障碍病人之间睡眠结构的差异性,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100例、双相情感障碍病人100例和重度抑郁发作病人223例,收集病人一般人口学资料以及3种疾病病人多导睡眠监测参数并进行比较。使用LASSO和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3种疾病病人的体质指数(BMI)、病程、睡眠效率、快速动眼期(REM)潜伏期、N2期睡眠比例、N3期睡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抑郁发作与双相情感障碍病人睡眠效率和REM潜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与重度抑郁发作病人REM期潜伏期、N2期睡眠比例、N3期睡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病人睡眠效率和N3期睡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重度抑郁发作为参考,构建的预测模型识别精神分裂症和重度抑郁发作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658,识别双相情感障碍和重度抑郁发作的AUC为0.699,校正曲线与决策曲线反映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效用。结论: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重度抑郁发作病人的睡眠结构存在差异,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建立预测模型鉴别3种疾病。

  • 出版日期2023
  • 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