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血清型肺炎克雷伯菌临床感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魏丹丹; 涂泽伟; 梅艳芳; 刘洋; 刘盼盼; 万腊根; 邓琼; 曹先伟
来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 27(18): 4085-4105.

摘要

目的了解K1血清型肺炎克雷伯菌(K1-Kpn)的临床特点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医院2015年1-12月各类标本中分离的所有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331株,使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拉丝"试验检测菌株的高黏液表型;PCR方法检测6种高毒力荚膜血清型、7种常见毒力基因和17种常见耐药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K1-Kpn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感染K1-Kpn患者的平均年龄、平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及ICU入住率等临床特征,并与40例同期感染非K1-Kpn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检出37株K1-Kpn,HM试验阳性率为72.97%,7种常见毒力基因的携带率在91.89%100.00%;感染K1-Kpn和非K1-Kpn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43±16.1)和(43.43±14.2)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412,P=0),APACHEⅡ评分为(27.72±8.53)和(18.63±7.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4.388,P=0),平均住院时间为(53.7±27.4)和(10.2±8.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11,P=0)及ICU分离率为45.95%(17/37)和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P<0.05);对常用抗菌药物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PCR结果显示产SHV型β-内酰胺酶4株(占10.81%)、TEM型4株(占10.81%)和CTX-M型14株(占37.84%),另有13株(占35.14%)携带PMQR基因,仅1株携带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未检出碳青霉烯酶基因,MLST分型显示:ST23为最主要序列型。结论 K1-Kpn携带多种毒力基因,耐药机制与β-内酰胺基因密切相关,ST23为其主要的临床流行株;对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应积极地预防控制K1型菌株感染,控制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