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及外科修补术在房间隔缺损(ASD)患者治疗中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0月就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ASD患者60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1125岁。接受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的患者为A组(30例),接受外科修补术治疗的患者为B组(30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入选者入院时、随访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时的心脏彩超结果,观察指标包括: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峰)、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峰)、E/A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 A组及B组入院时、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E峰、E/A、LVEDD呈升高趋势,A峰呈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A组及B组入院时、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E峰、E/A、LVEDD均降低,A峰升高;与A组比较,B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E峰、E/A、LVEDD均降低,A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外科修补术相比,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更有效地改善房间隔缺损患者短期及中期左室舒张功能。

  • 出版日期2016
  • 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