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对比 1 694年刊行的《两淮盐法志》和 1 673年刊行的《槐塘程氏显承堂重续宗谱》,展示徽州府歙县槐塘程氏宗族内部的江村派和岑山渡派在明末清初业盐致富 ,编写宗谱 ,其后江村派衰败而岑山渡一枝独秀并进而把持两淮盐法志的编撰的过程。宗谱是徽州商人内部组织机制之所本 ;盐法志是徽州商人向外争取文化认受性之所本。因此宗谱与盐法志成为明清徽州商人文化建构的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