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国外对于慈善超市问题的研究多数在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的话语体系之下展开,形成政府失灵理论、合约失灵理论以及"政府、市场、志愿部门"相互依赖理论等,对非营利组织的产生发展具有重要的阐释意义。与国外慈善超市研究相比,国内慈善超市救助议题研究更注重实践类探讨,主要关注如下内容。一、慈善超市的基本特征不同于商业超市,慈善超市具有自身的显著特点。学者王先进认为,首先是主办单位多样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点,这是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其次是操作部门具有准行政性,从各地的实践来看,我国慈善超市并非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其负责具体操作的部门也没有形成统一;再次是工作人员配置非专职化,慈善超市的主管人员大都是由政府或者准政府组织委任的兼职人员,超市的职员面向社会招聘,并优先考虑下岗失业人员,必要时候志愿者服务也是一种选择。学者高功敬认为,慈善超市从构词上看,是由慈善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