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建立禽流感H5N1病毒感染恒河猴的动物模型,探讨禽流感在哺乳类动物的发病机制。[方法]通过“环甲膜穿刺术”经气管注射鸡胚培养的禽流感H5N1病毒(AF148678;ACGoose/Guangdong/11961H5N1)感染恒河猴,观察恒河猴染毒后出现的临床体征,用显微计数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的动态变化,用ELISA检测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变化规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动态变化。在染毒后第1天、第3天、第10天和第14天分别剖杀染毒组恒河猴1只,HE染色观察主要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用病毒分离、免疫组化和RT-PCR三种方法分析禽流感病毒侵袭机体的特点。[结果]临床症状和体征:急性起病,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精神状态下降,活动度明显减少,食欲下降,咳嗽,紫绀等,肺部听诊双肺可闻及干、湿音。1、病理特点:以肺部损伤为主,伴多器官病变。肺部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肺泡损伤,先后经历渗出期、增生期和纤维化期;在肝脏、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中也观察到变性、坏死等病理变化。2、病毒侵袭机体的特点:病毒只在呼吸系统中复制,不在呼吸道以外的组织器官中复制;肺内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和肺巨噬细胞是禽流感病毒侵犯的主要细胞类型。3、外周血象特点: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数出现短暂的下降,中性粒细胞数先升后降,但均于感染第7天后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4、抗体变化特点:感染后第7~11天,抗体水平持续快速升高;感染第11天后,抗体水平呈逐渐缓慢升高趋势(观察到染毒后50天为止)。5、细胞免疫特点:细胞免疫功能受损,表现为CD3+T淋巴细、CD3+CD4+T淋巴细胞和CD3+CD8+T淋巴细胞均出现短暂的下降,但这种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是可逆的,到感染第7天后逐渐恢复回升至正常。[结论]1、恒河猴感染后的临床特点、病理变化、外周血象、免疫反应等均与人禽流感严重病例相类似,表明该模型是成功的,可为禽流感病毒在人体内致病机理的研究以及抗禽流感病毒的药物和疫苗评价提供最近似于人类的动物模型。2、综合本研究的实验结果,我们认为,H5N1禽流感毒主要攻击的对象为呼吸系统,不在呼吸道以外的组织器官中复制。禽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肺损伤是发病的中心环节,其发病可能经过病毒侵入、复制阶段,免疫损伤阶段和多器官功能损伤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