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代书法通常被分为帖学期和碑学期,但本文认为在碑与帖的过渡期间还存在一个唐楷兴盛的时期。唐楷承上启下,引领清代碑学的兴起。清中期,人们一改往日旧习,不再以赵、董和《淳化阁帖》为取法对象,转而学习唐楷,这时,主张以唐楷矫正末流帖学之风大兴。阮元将唐楷作为一个切入点,由此初步建立他了的碑学理论,后来包世臣又对唐楷技法进行了总结,对北碑的技法进行了研究,从而使碑学理论进一步深化,引发了势不可挡的碑学运动。在唐楷的引领作用下,碑学逐步强盛,成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