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藝術史的分期與王朝更迭有時同步,有時并不同步,明清之際即是不同步的例子。明、清王朝更迭後的崇禎十七年和順治元年(1644)起,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這將近八十年時間的清代初期書法,即是晚明書法的延續、變奏與衰落。明末清初書法是自王羲之時代之後,中國書法發展歷程中出現的最重要的拐點。本文通過翰札與掛軸的演變,闡述近古書法藝術書寫成爲主流,以及這種變化的原因和對書法創作產生的影響。本文還介紹了朝野兩大書法群體的狀態,以及館閣體書風的形成。

  • 出版日期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