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术后效果。方法对自2012-01—2017-02行髋臼周围截骨术(PAO)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的病历与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测量手术前后髋臼的外侧CE角(LCEA),前侧CE角(ACEA)与髋臼指数(AI)的变化以及Harris评分。结果 294例(345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6(12~60)个月。影像学测量结果显示:术后LCEA为20.0°~47.5°(32.5±6.7)°,与术前比较平均增加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ACEA为18.5°~52.3°(29.0±5.6)°,与术前比较平均增加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髋臼指数(AI)为-8.4°~12.5°(6.7±2.6)°,与术前比较,平均减少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84(80~92)分改善为平均97.4(94~99)分。285例(336髋)髋部疼痛症状减轻或消失。结论髋臼周围截骨术能改善股骨头覆盖,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避免或延迟髋骨关节炎进展,是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可靠治疗方法。

  • 出版日期2019
  • 单位唐山市第二医院; 唐山市南堡开发区医院; 唐山市丰南区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