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讨震区泥石流物源演化特征是进一步揭示泥石流物源供给条件和演化阶段划分的基础,为探究强震区泥石流物源演化特征,本文将物源分为4级,利用ArcGIS软件对4期影像进行详细解译,并基于流域水系理论和方法计算物源面积、密度和连接度。在此基础上探讨泥石流物源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四期影像物源解译面积分别为10.91 km2、12.34 km2、12.70 km2和9.71 km2,增长率分别为13%、3%和-24%,物源数量分别为1516处、1751处、1943处和1853处,增长率为16%、11%、-5%;物源面积以二次函数模式演化,于2012年前后物源面积增加到最大值,且经过近十年恢复,物源面积较震初减少了11%,物源数量增加了22%级物源密度、二级物源密度、三级物源密度以二次函数形式先增大后减小,而其他物源密度以指数形式逐渐减小;物源连接度随时间增长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少趋势;根据物源面积、物源密度和物源连接度变化规律将物源演化过程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震区泥石流物源演化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 出版日期2019
  •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