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振动训练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膝本体感觉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郑琦; 施爱梅; 何雯雯; 孙亚; 傅建明*; 顾旭东; 姚云海; 金鑫; 张晓玲; 余波
来源: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2, 44(07).

摘要

目的探究全身振动训练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膝本体感觉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30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1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包括解除脑水肿、抗凝药物、脑保护以及扩容等改善脑血液循环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良姿位摆放、关节被动活动、桥式运动、坐站训练、下肢重心转移训练、膝关节屈伸肌力训练、下蹲与站立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空气压力波治疗、神经促通技术等), 每日45 min, 每周5 d, 治疗3周;在此基础上, 观察组辅以德国SVG公司的Wellengang谐振系统进行全身振动训练, 分别取0~15°、30~45°膝屈曲位, 振动频率12 Hz, 每日治疗时间均为10 min, 分2次完成, 每次5 min, 其间休息1 min, 每周5 d, 共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治疗后), 采用简化Fug1-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下肢部分和Humac Norm型等速测试仪评估系统对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估及膝关节重现角度差值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下肢FMA评分[(17.60±2.23)分、( 19.53±2.42)分]及膝关节重现角度差值[(8.07±2.19)°、(6.33±1.18)°]均较组内治疗前[对照组(15.40±2.16)分、(10.06±2.76)°;观察组(14.67±1.49)分、(8.93±2.25)°]有明显改善(P<0.05), 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下肢FMA及膝关节重现角度差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振动训练可有效改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膝本体感觉及运动功能, 且疗效较常规康复治疗更佳。

  • 出版日期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