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柯勒律治的《忽必烈汗》与姬子的"墨道山水"虽属不同艺术门类,却给读者留下了相似的感官体验。通过进一步的对比研究,发现两位艺术家在诗画艺理方面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如艺术的模仿对象,艺术的整体性,艺术家反身观照自然的视角和途径,等。柯勒律治的文艺理论与中国古典绘画对"澄怀观道"的审美定位极为相似,都为了实现"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然而由于缺乏对中国道教的深刻认识,柯勒律治在问津艺术的道路上最终转向柏拉图的"理念",进而遁入"太一"的宗教窠臼。因而,柯勒律治的文艺理论神学色彩要大于哲学思辨,从而大大降低了其艺术理论的审美高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