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琥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林艳荣; 吴锋耀*; 谢周华; 宋晓玲; 朱庆东; 韦静; 谭仕稷; 梁联哨; 龚贝贝
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0, 32(04): 417-420.

摘要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1月22日至2月15日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单双号顺序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25例)和青蒿琥酯联合治疗组(18例)。常规治疗组按指南推荐给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500 mg +α-干扰素500×104 U雾化吸入,每日2次;青蒿琥酯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青蒿琥酯60 mg,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10 d。治疗期间每隔2 d进行1次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心肌酶;治疗开始每3 d检查1次胸部CT,病情好转后每5 d复查1次。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及生化指标的变化,以及两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时间、咽拭子病毒核酸转阴时间、肺部病灶吸收时间、用药不良反应及住院天数,以此评估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及治疗前血常规和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青蒿琥酯联合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时间(d:3.33±1.91比4.84±2.19)、2019-nCoV核酸检测转阴时间(d:4.72±2.16比6.68±3.76)、肺部病灶开始吸收时间(d:5.39±2.36比7.48±3.78)、病灶吸收>70%时间(d:14.11±4.16比17.04±4.42)以及住院时间(d:16.56±3.71比18.04±3.97)均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2%比80.0%,P>0.05)。结论青蒿琥酯能缩短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时间,改善预后和清除病原体,不良反应少,有很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