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夜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前表面中央和旁中央曲率的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对2013年7~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3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分别在戴镜前及戴镜后1天、1周和1个月检查角膜地形图。采集右眼角膜中心及水平、垂直子午线距角膜中心4、3、2、1 mm共17点(分别记为:颞4、颞3、颞2、颞1;中心;鼻1、鼻2、鼻3、鼻4;上4、上3、上2、上1;下1、下2、下3、下4)的切线曲率。观察戴镜前角膜各点曲率的分布特征及戴镜后各时间点各点曲率的变化趋势。结果戴镜前角膜曲率从中央到周边逐渐减小,颞侧曲率较鼻侧高,下方曲率较上方高,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02.47,15.33;P =0.000,0.000)。颞3,颞1、中心、鼻2、上2、下2、下3点的曲率戴镜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1.362,9.507,19.113,11.417,3.732,5.480;P <0.05)。各点曲率戴镜第1天开始变化,1周变化量最大,之后稳定。与戴镜前比,戴镜后角膜中央区变平:颞侧比鼻侧、下方比上方变平明显。旁中央区曲率变陡峭:鼻侧比颞侧、上方比下方变陡明显。周边曲率基本不变。结论角膜中央陡峭,周边平坦;颞侧较鼻侧、下方较上方陡峭。青少年近视夜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中央区曲率水平方向较垂直方向变化明显。角膜前表面中央区变平,旁中央区变陡,周边部基本不变。镜片塑形中心偏向颞下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