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局部按法、对侧按法和远端按法刺激对慢性疼痛激痛点大鼠模型局部的影响。方法 将SPF级雄性SD大鼠随意分为空白组10只和造模组50只,以钝性击打结合离心运动法在大鼠左侧大腿内侧肌建立激痛点模型,造模成功后,符合评价标准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局部按法组、对侧按法组和远端按法组,每组10只。空白组、模型组不予干预,其余各组分别以自制按法刺激器干预14 d,局部按法组以按法刺激激痛点局部,对侧按法组以按法刺激激痛点对侧肢体,远端按法组以按法刺激激痛点同侧“太溪”区域。以电生理仪器记录激痛点局部肌电图,以软组织张力测定器检测激痛点软组织张力,以压痛测试仪检测激痛点机械痛阈值。干预结束后取左侧大腿内侧肌或激痛点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免疫组化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机械痛阈值降低,软组织张力升高,自发电活动明显,形态学有明显改变,P物质和CGRP含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局部按法组、对侧按法组和远端按法组机械痛阈值提高,软组织张力、自发电位频率和振幅、P物质和CGRP含量降低(P<0.05),其中,局部按法组变化幅度最大(P<0.05)且对形态学改善作用明显,对侧按法组对肌电图、CGRP和P物质的改善作用优于远端按法组(P<0.05)。结论 局部按法、对侧肢体按法和远端“太溪”按法刺激均可以缓解激痛点疼痛,降低软组织张力和自发电活动,可能与抑制P物质和CGRP的高表达有关;激痛点局部按法的作用最佳,对侧按法次之,最后是远端“太溪”区域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