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讨不同植被模式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质量的影响,选择建水县小关村石漠化治理区的云南松纯林(疏植、密植)、干香柏纯林(疏植、密植)、云南松-油杉混交林、马尾松-干香柏混交林以及灌草丛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不同植被模式的土壤质量。结果表明:各治理模式间,除碱解氮外,其它理化性质指标均呈现显著差异(P<0.05)。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数量总体上呈显著相关关系。各治理模式间土壤质量从高到低为:干香柏纯林(疏植)、马尾松-干香柏混交林、灌草丛、干香柏纯林(密植)、云南松-油杉混交林、云南松纯林(密植)、云南松(疏植)。在该区域进行石漠化区植被恢复时,可优先推荐干香柏。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