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研究贵州兴义两个不同喀斯特洞穴土壤中可培细菌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多种分离培养基,通过梯度稀释法涂布平板,对兴义市白碗窑镇肖家大溶洞土壤进行可培养细菌分离,在其种类和数量分布上,对比兴义市白碗窑镇魔家大溶洞洞穴土壤中的可培养细菌。【结果】根据16S r RNA基因序列的比对分析,在肖家大溶洞洞穴土壤中得到的334株细菌,分别属于32个属中的68个种类,与魔家大溶洞洞穴土壤中的可培养细菌相比,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诺卡氏菌属(Nocardia)、细杆菌属(Microbacterium)在两个洞穴土壤中都有分布。其中,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和诺卡氏菌属(Nocardia)在种类和菌株数量水平上分布占优势,属于两洞穴中的优势菌群。【结论】兴义两喀斯特洞穴中的可培养细菌的组成有一定的关联性,对进一步研究洞穴的生物组成,进而判定环境的生态变化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 出版日期2020
  • 单位兴义民族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