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康熙四十六年五至七月,长三角地区长时间没有出现降水天气,引发大范围旱灾。以县级成灾分数资料为基础,复原出本次旱灾主要分布于30°—33°N,在太湖流域形成重灾中心;再利用分辨率较高的《杨大瓢日记》,重建长三角地区四至七月逐日降水序列。通过分析,得出旱灾形成的原因是该年副高势力偏强,较早完成季节性北移,导致雨带北移速度快,梅雨期出现异常。此外,本次旱灾与太阳活动、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有较强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