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适合二级医院的危重孕产妇急救模式。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江都区二级医院收治的195名危重孕产妇为研究对象,2016年1月至12月共102例危重孕产妇作为对照组,2017年1月至12月共93例危重孕产妇作为管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救治。管理组采取设立高危门诊,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及产科ICU投入使用,并由危重孕产妇抢救专家小组承担救治工作,畅通上下级危重孕产妇转运的"绿色"通道,并对两组数量、年龄、平均住院日、治愈数(率)、转诊数(率)及危重孕产妇疾病病种等指标采用指数性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管理组平均住院日、治愈数(率)、转诊数(率)等数据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管理组平均住院日明显短于对照组,管理组治愈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管理组转诊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二级医院必须建立完善的危重孕产妇救治机制和组织,规范危重孕产妇管理模式,才能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高危妊娠是指妊娠时具有各种危险因素,可能危害孕妇、胎儿及新生儿健康或导致难产的妊娠,包括不良孕产史、生殖道手术史、有无畸形儿或幼儿智力低下史、有无妊娠合并症如慢性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肾疾病、血液病、神经和精神疾病等。危重孕产妇是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内发生的严重威胁孕产妇及围生儿生命的急危重症,包括胎盘早剥及前置胎盘引起的产前出血、产后出血、子痫、重度子痫前期、羊水栓塞、子宫破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妊娠合并心衰、重症肝炎、急性脂肪肝、重症感染、急性胰腺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等。[1]

  • 出版日期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