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性温,味甘、微苦,具有徤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白术在抗衰老、抗肿瘤、抗炎、调节胃肠功能、抗老年痴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随着年龄增长,大脑在组织形态和神经生化方面会发生一系列变化,造成脑功能衰退,亦即脑老化。脑老化主要表现为记忆能力减退,是AD的重要机制之一,因此,预防并延缓AD的发展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白术在抗老年痴呆与认知障碍相关疾病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1)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研究发现衰老与老年痴呆动物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显著升高,所以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是抗AD的有效途径,实验表明白术醇提取物中、高剂量可以使小鼠海马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显著降低,从而增加脑内乙酰胆碱的量来增强记忆功能,以此达到抗AD的作用。(2)神经保护作用:脑变性疾病被认为是AD的主要原因,表现为大脑皮层萎缩,伴有β-淀粉样蛋白(β-AP)沉积,神经原纤维缠结,大量记忆性神经数目减少,所以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是防治AD的重要途径。研究发现,白术多糖可以通过改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减少丙二醛的量,下调缺血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进而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的程度,从而起到神经保护的作用。(3)抗氧化作用:细胞内自由基过多与钙超载联合会出现恶性前馈循环,二者相互促进,加速细胞坏死和凋亡,从而导致老年痴呆。实验表明白术多糖提高血清和脑组织的总抗氧化能力及SOD活性,增加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触酶的量,从而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发挥抗AD的作用。(4)抗炎症作用:近来有大量的证据表明,AD患者脑内神经元的损伤与神经细胞内过度的炎症免疫反应有关,另外还包括小胶质细胞和星形细胞。实验证明白术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白术内酯Ⅰ和白术内酯Ⅲ可减少炎症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2(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前列腺素E2(PGE2)和NO等的分泌和产生,并可以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NF-κB的活化,以此抑制炎症的发生。(5)对脑缺血疾病的防治作用:研究表明脑缺血、脑梗死、脑出血、脑栓塞等疾病发作可引发AD。所以预脑血管疾病可以有效减少AD的发生。实验发现白术多糖可以通过下调脑缺血区组织内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抑制中性粒细胞的积聚和浸润,进而减轻再灌注后缺血区炎症反应所介导的再灌注损害,以此预防AD的发生。(6)对脑老化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老年痴呆症的特征是大脑的学习记忆功能衰退。相关实验证明,白术可以通过上调突触素、蛋白激酶、环一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表达,影响突触可塑性而增强学习记忆功能,明显提高脑老化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从而达到防治AD的目的。本研究从老年痴呆症的机制出发,对白术在老年痴呆与认知障碍相关疾病中的作用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明确白术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可为白术在抗老年痴呆与认知障碍相关疾病方向的临床应用及新药的开发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