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基于河南省1979—2018年的气象站点逐日观测数据,结合遥相关因子PDO(太平洋年代际震荡)、ENS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等,研究河南省冬小麦生育期内降水、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PDO、ENSO等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南省冬小麦生育期降水量、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都呈上升趋势,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其中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上升趋势显著,相对湿度下降趋势显著;H-P滤波法分离的气候产量随周期的增加,其周期内波幅在减小;利用残差趋势法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冬小麦产量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30.15%和69.85%。河南省冬小麦产量的波动在减小,气候变化并不是引起冬小麦产量变化的主导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