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代是中国传统慈善事业发展的顶峰,二百六十八年间至少设立慈善组织2110个,主要包括育婴类、清节类、施棺类和综合性善堂。清代慈善组织的创办规模具有"起步—发展—高潮"的历史脉络,创办方式经历由官方主导到民间主导过渡的转变。南方省份的慈善组织规模远高于北方省份,并以长江流域为慈善组织分布密集区,其中江苏省慈善组织创办规模最大。清代慈善组织总体上呈集聚型分布特征,民办慈善组织比官办慈善组织分布集中度更高、规模差异更大。慈善组织的多寡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高低、自然灾害多寡等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