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病毒样颗粒诱导的肥大细胞活化对IgG应答的影响

作者:刘佳欢; 崔川; 张俊娟; 韩伟建; 张义明; 李丽敏*; 王家鑫*
来源:中国兽医学报, 2021, 41(10): 1983-1989.
DOI:10.16303/j.cnki.1005-4545.2021.10.16

摘要

为研究口蹄疫病毒样颗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like particles, FMDV VLP)诱导的肥大细胞(mast cells, MCs)脱颗粒对IgG应答的影响,用FMDV VLP免疫小鼠(VLP组),同时设置PBS对照组,首次免疫后14 d进行加强免疫,分别在14 dpi(days post immunization)和28 dpi,取2组小鼠皮肤、颌下淋巴结、脾脏与颌下腺,用恒温冷冻切片机制备冰冻切片,经甲苯胺蓝染色观察MCs脱颗粒现象;采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TNF-α和IL-10以及FMDV特异性IgG抗体的水平。结果显示,FMDV-VLP可在体内诱导小鼠MCs脱颗粒,14 dpi时VLP组主要是皮肤表皮内的MCs脱颗粒和淋巴结中被膜下窦的MCs脱颗粒;28 dpi时,VLP组主要是皮下组织中的MCs和淋巴结深层髓质的MCs脱颗粒。14 dpi VLP组小鼠皮肤(P<0.01)、淋巴结(P<0.01)和脾脏(P<0.05)中MCs活化数量分别显著高于14 dpi PBS组;而28 dpi VLP组小鼠皮肤(P<0.01)、淋巴结(P<0.01)、脾脏(P<0.01)与颌下腺(P<0.05)中MCs活化数量均显著高于28 dpi PBS组。VLP组小鼠血清中FMDV特异性IgG水平在14 dpi呈阴性,而在28 dpiIgG水平呈阳性。此外,在14 dpi和28 dpi, VLP组小鼠血清中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PBS组(P<0.05),而血清中IL-10水平与PBS组相比均没有统计学差异。以上结果表明,FMDV VLP可以诱导小鼠皮肤、淋巴结、脾脏和颌下腺中的MCs活化,同时可以促进机体分泌TNF-α,提示MCs颗粒成分可能在VLP诱导小鼠产生IgG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了某种促进作用。本研究为FMDV疫苗新型佐剂的研发及免疫应答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