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缢蛏养殖池塘的畦间沟深度是决定池塘水体空间大小的重要因素,缢蛏食物的数量与其密切相关,对缢蛏养殖产量的提高至关重要。目前大部分养殖户仍凭借各自经验设置畦间沟深度,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本研究将8 hm2的池塘改建成4个面积相同的池塘(2 hm2),分别设置畦间沟深度为0.5 m、0.9 m、1.3 m和1.7 m,标记S1、S2、S3、S4,皆播种平均体质量0.24 g的缢蛏苗4.3×105粒/hm2,采用独立供饵,进行了150 d左右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缢蛏平均体质量大小依次为S3(16.93 g)、S2(16.39 g)、S4(15.14 g)、S1(14.07 g),存活率大小依次为S2(71.28%)、S3(68.80%)、S1(68.07%)、S4(61.55%),缢蛏产量高低依次为S2(5 023.6 kg/hm2)、S3(5 008.8 kg/hm2)、S1(4 118.4 kg/hm2)、S4(4 007.2 kg/hm2)。研究表明,畦间沟深度主要通过影响缢蛏的摄食、蛏畦和池塘水质的稳定性,进而影响缢蛏生长与存活;畦间沟过浅或过深,缢蛏养殖效果不理想,设置畦间沟深度0.9~1.3 m,可保持缢蛏养殖池塘环境稳定,摄食生长正常,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

  • 出版日期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