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部分临习行书之人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临摹时遇到一些形状奇怪的笔画,不管临摹多少遍,还是表现不出其中神韵,且容易忽视结体体势以及章法韵味,使临摹变得死板僵硬。那么,古人在行书的书写过程中是否刻意地将某些笔画写成固定的形式?文章以《石门颂》为例,从论述刻意问题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隶书与行书的区别和联系,探究行书临摹的要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