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蓝胶囊对去势后气虚血瘀型前列腺癌患者临床增效作用研究

作者:常德贵; 李响; 邹建华; 俞旭君; 潘晓放; 吴天浪; 李广森; 陈文英; 陈承
来源:中华男科学杂志, 2017, 23(07): 646-651.
DOI:10.13263/j.cnki.nja.2017.07.013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芪蓝胶囊对去势后行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气虚血瘀型)的临床增效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方法,分别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3家医疗中心各取82例去势后前列腺癌患者(气虚血瘀型),共24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芪蓝胶囊联合去势及雄激素拮抗剂)和对照组(安慰剂联合去势及雄激素拮抗剂)各123例。芪蓝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去势治疗为手术去势或戈舍瑞林3.6 mg,每4周1次,皮下注射,雄激素拮抗剂比卡鲁胺50 mg,每日1次,口服。安慰剂为外观和芪蓝胶囊一致的淀粉制剂。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6个月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中医症侯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及血清PSA水平。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在分级证候疗效(87.7%vs 67.9%,P<0.05)、总有效率上(86.0%vs 71.6%,P<0.05)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在中医症侯评分[治疗前(17.1±5.1)分,治疗后(8.3±4.0)分]、IPSS[(治疗前(17.7±7.5)分,治疗后(11.4±4.6)分]及Qmax[治疗前(10.9±4.3)ml/s,治疗后(14.7±3.7)ml/s]等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前(16.8±5.2)分,治疗后(11.5±5.2)分;治疗前(17.8±6.7)分,治疗后(14.6±5.8)分;治疗前(11.0±4.3)ml/s,治疗后(12.0±4.1)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PSA改善例数上与对照组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蓝胶囊对去势术后气虚血瘀型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安全有效,对去势后抗雄激素治疗有增效作用,但对血清PSA值的干预作用不明显。

  • 出版日期2017
  • 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