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末民初,涌现出一批翻译引进和国人自编的教学论教材,它们普遍吸收了赫尔巴特学派的教学思想和理论,沿袭了赫尔巴特教授论"目的—材料—方法"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并以教师、教材和教法为其论述的主要内容。清末民初,中国近代教学论学科的基本内容及其构架得到初步确定;学科教学论初具规模,为其日后发展为独立的分支学科奠定了基础;呈现出"重教材、教法而不重课程"的总体特征及倾向。这些对中国近代教学论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