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我们知道数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抽象概念,数(shù)来源于生活中的数(shǔ),数(shù)是数(shǔ)的结果,所以在数概念的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在抽象的数与具体的物质实体之间建立两方面的意义关联,既要帮助学生认识数是反映不同的物质实体的共同属性,又要帮助学生经历数与具体的物质实体相分离的过程,以学习《认识11-20》为例,《认识11-20》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能熟练应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原先的安排是先让学生读、数11-20,在这个基础上再教学数的组成、写数。这样教学虽然容易显现学生对当堂课学习的记忆效果,但是却不利于学生对长程学习形成认知的结构化,这样点状的教学通常导致教学呈现"多、散、杂"的状态,容易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面,这样、学生对于数的理解也就会呈现出碎片式的散点化状态。因此、这节课将教材做了整合,将读数、数数、写数以及数的组成融在一起,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认识11-20,感知计数单位"一"和"十"。下面我将从这几个方面具体谈一谈感受。

  • 出版日期2020
  • 单位淮阴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