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山海经》十八篇的篇目及分类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山海经》文本叙写结构与内容体现了《山海经》上古“天下之中”的南北建构。前十三篇两个“天下之中”反映了以“海内昆仑”为中心的神话地理中心向王朝“地中”地理思想的演进,是北方中原对“天下之中”的地理建构。后五篇则是南方族群构建的两个“天下之中”。《海内经》以“帝俊”为首的“天下之中”,反映了部落联合时代以南方巴蜀族群为中心对“天下之中”的地理建构;《大荒四经》以血缘缔结的四方地理空间,反映了边缘族群对以华夏族为中心的族群认同。“事类相附”的文本编纂原则,是我们今天仍能看到《山海经》上古“天下之中”地理思想南北建构的重要原因。南北对上古“天下之中”的建构与趋同,体现了南北共有的天人合一的文化心理结构,对我们理解早期中国国家的形成及其特点具有深刻的启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