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青光眼患者的疾病分类构成变化。方法利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疾病诊断名称检索2003至2005年(2003年组)及2013至2015年(2013年组)以青光眼为治疗目的住院患者, 统计分析疾病类型构成、性别、入院年龄等, 不同组间年龄差异采用秩和检验, 各类型青光眼构成比、性别构成比等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共检索数据8 160例(2003年2 878例, 2013年组5 282例)。两组年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Z=-0.68, P=0.50), 男性比例从55.8%(1 607/2 878)下降至51.7%(2 732/5 282)(χ2=23.73, P<0.05)。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最主要类型(2 987/8 160, 36.6%), 但两组比较占比由40.0%(1 151/2 878)下降至34.8%(1 836/5 282)(χ2=21.99, P<0.01);其次为继发性青光眼, 占26.6%(2 172/8 160), 其中外伤相关性青光眼由27.2%(208/764)下降至18.2%(256/1 408)(χ2=24.11, P<0.01), 综合征相关性青光眼由3.8%(29/764)上升至7.2%(102/1 408)(χ2=10.39, P<0.01)。先天性青光眼占比由4.6%(132/2 878)上升至8.3%(437/5 282)(χ2=39.04, P<0.01)。结论 10年间住院青光眼患者疾病谱产生了变化, 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仍是临床青光眼防治的重点。(中华眼科杂志, 2017, 53:610-615)

  • 出版日期2017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