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翻开小学数学的教材,我们会发现教材中有一部分内容是需要学生们去"认识"的,如万以内数的认识、1亿有多大、图形的运动,这些内容共同的地方是它们并不要求学生具体地去计算这么大的数字,或者能够准确操作这些图形或方向,而是要求学生"认识"它们即可。但何为"认识"呢?这本来就是一个模糊的、感性的感念,没有办法像加减乘除的知识一样用具体的题目去考核它。如果一定要给学生的"认识"下一个定义,那就是需要学生把一些感性的认识归纳总结到理性的概念上去,比如由一个特别大的数到这个数是万或亿。但是小学生本身的理性思维能力是很弱的,要是想让学生们对一个概念有相对抽象的理性认识,就要先给他们提供感性的材料,这里的感性具体来说就是要绝对贴近他们的生活,这样才便于他们理解其中的内容。那么具体该如何贴近他们的生活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过以下的尝试。

  • 出版日期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