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脐静脉置管后7 d内不同时间点脐静脉导管(umbilical vein catheter, UVC)管端移位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成功留置UVC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置管后记录UVC管端位置、脐带残端长度、体重、腹围, 并分别在置管后2、24、48、72 h及7 d进行监测。分析管端位置、脐带残端长度、腹围及体重变化情况。根据UCV管端是否发生移动以及移动的方向分为非移位组、向内移位组和向外移位组。采用χ2检验、Mann-WhitneyU检验或Kruskal-WallisH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157例患儿纳入研究, 其中向内移位51例, 向外移位62例, 未移位44例。3组患儿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剖宫产、置管时龄、镇静、喂养方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置管后2、24、48、72 h及7 d UVC管端移位率分别为0、27.4%(43/157)、27.2%(31/114)、25.3%(21/83)和29.0%(18/62);24、48、72 h及7 d累积移位率分别为27.4%(43/157)、47.1%(74/157)、60.1%(95/157)和72.0%(113/157)。与非移位组相比, 置管后24、48 h向内移位组脐带残端长度较短[分别为0.5 cm(0.4~0.5 cm)与0.6 cm(0.5~0.8 cm)、0.4 cm(0.3~0.5 cm)与0.5 cm(0.5~0.6 cm), Z值分别为-5.55和-3.69, P值均<0.05], 置管后48、72 h腹围增加较少[分别为0.6 cm(0.5~1.0 cm)与0.9 cm(0.7~1.2 cm)、0.6 cm(0.3~0.9 cm)与0.9 cm(0.7~1.3 cm), Z值分别为-2.03和-2.09, P值均<0.05]、体重下降百分比较多[分别为-4.7%(-6.0%~-3.6%)与-3.1%(-3.7%~-2.2%)和-6.0%(-7.5%~-5.0%)与-3.9%(-5.1%~ -2.4%), Z值分别为-3.75和-2.96, P值均<0.05];与非移位组相比, 置管后24、48、72 h及7 d向外移位组腹围增加较多[分别为1.6 cm(0.9~1.9 cm)与0.7 cm(0.5~0.9 cm)、1.5 cm(1.2~1.8 cm)与0.9 cm(0.7~1.2 cm)、1.7 cm(1.3~1.9 cm)与0.9 cm(0.7~1.3 cm)和1.6 cm(1.1~1.9 cm)与0.9 cm(0.6~1.3 cm), Z值分别为-4.82、-4.79、-3.74和-3.09, P值均<0.05]。结论 UVC使用期间管端移位发生率较高。脐带干燥回缩、腹围、体重变化会影响UVC管端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