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相较于电影创作和电影产业,电影批评对于社会及电影生态的影响,隐性远远大于显性,它没有参与到电影主体的产业链中,但却是电影生物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以自身特有的方式介入电影本身。中国电影批评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黄金时期之后,如今伴随电影市场化、产业化的历史性进程,在社会语境复杂多元,批评媒体多样、便捷的形势下,再次呈现出繁盛的状态。不过与前两次电影批评的繁荣期不同的是,当下大众生活方式及审美取向已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电影批评的方式方法更大为迥异,除传统的主流批评之外,存在于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等各种网络载体上的电影批评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以众声喧哗之势占据了批评话语的主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电影批评自身的生态。这是一个自媒体的时代,互联网赋予了每个人发声的权利。电影批评处于前所未有的话语生成场域,开放且平等,杂乱且活跃。如何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建设一个开放性的批评体系的同时,形成多元互补的批评形态和格局,值得我们探讨。为此,本刊邀请了学界及网络平台颇有建树的五位专家针对这一议题,发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