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嵇康乐论的优胜之处在于其用"气"阐释了音乐理论。儒家音乐美学思想中,"乐"始终是附庸在"礼"中扮演着维护社会"差等有序"的重要角色。天人感应模式在乐与人之间发挥了极大作用,但是"天"作用于人的单向关系,也使汉代乐教陷入瓶颈。嵇康认为乐教的移风易俗的根据在于"人心",他以"气"沟通"声"与"心",通过"气化感应"而达到心物交融。从自然之和转向艺术体性之和,让嵇康消解了以往乐教对人性的束缚,将理想人格追求推向了艺术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