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发病机制,可导致心肌梗死、心绞痛、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发生。研究表明,与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相比,中药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AS更有优势。在中医学理论中,AS的病机与“清浊相干”密切相关。本文基于“清浊相干”理论,从“脉损”“脉浊”“脉痹”三个层次阐释AS的病机演变过程,指出脾不升清、胃不降浊是“脉损”的病理基础,升降失常、清浊相干是“脉浊”的病机核心,浊邪害清、气虚血瘀是“脉痹”的“病进”转归;并提出升清降浊、益气活血的治疗总则,同时注重脑心同治同防,这为AS的中医防治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