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紫金琍玛是指清代宫廷造办处对由藏地传入的金铜造像藏文专名的汉译,原文为zi-khyim lima,最初是16世纪藏地学者对明中后叶汉文"紫磨金"或"紫金"的音义合璧对译。本文通过对16世纪帕竹噶举学者白玛噶保撰《琍玛佛像考察品》金铜造像专论的文本分析,从"紫金琍玛"名称来源、汉地炉甘石火法冶炼黄铜传入藏地的史实及藏地流行的永乐、宣德式样金铜造像"大明玛"的特征,汉藏佛典中记载的紫磨金、紫金、阎浮檀树、阎浮檀金与紫金琍玛之间的语源关系,紫金琍玛与东印度金铜造像的异同及紫金琍玛在清代宫廷被仿制的活计档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判定zikhyim li-ma源出汉文佛典的"紫磨金"或"紫金",即"阎浮檀金"。指出白玛噶保以东印度金铜佛造像工艺将仅记载于佛典、存在于想象中的"阎浮檀金金像"具象化为可触可见的紫金琍玛造像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