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对比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对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F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04—2016-10就诊的FN患儿24例,另选择同期体检正常患儿3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suPAR、CRP、PCT的差异和FN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7天的变化情况,同时分析不同指标对FN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作用。结果:FN组发热时间为38(872)h,住院时间9(715)d,随访期间6例接受经验性抗生素治疗,8例退热后再次出现发热,共3例死亡;suPAR、PCT和CRP对FN诊断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47、0.861、0.835(Z=1.806、4.136、5.221,P=0.503、0.017、0.011);培养阳性组、死亡组患儿2次suPAR均高于培养阴性组、非死亡组(P<0.05),而发热时间与suPAR呈正相关(P<0.05),需要抗生素治疗和反复发热患儿PCT高于不需要抗生素治疗和非反复发热组(P<0.05)。结论:suPAR对儿童FN无明显的诊断价值,但持续升高的suPAR能预测FN儿童的死亡率。

  • 出版日期2018
  • 单位黄石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