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77年,彼得·谢弗创作的剧本《上帝的宠儿》讲述了奥地利宫廷乐师萨列里因嫉妒莫扎特的音乐天赋而将其“杀害”,为世界观众呈现出一出“天才”与“庸才”之间异乐同悲的精彩戏剧。《圣经》作为研究西方文论的启蒙书和百科全书,涵盖了大量的神话原型素材,类型丰富,原型多元,大部分文学创作都能从中找到原型模样。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是以神话、传说为着手点对作品进行解剖和评判。《上帝的宠儿》旨在探讨撒旦这一魔鬼形象是如何体现在萨利里的“黑化”过程中,揭示萨利里从上层贵族堕落为人性恶魔,打破自己的教规和信仰,沦为“庸人”的悲剧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