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低剂量甲氨蝶呤导致化疗性口腔黏膜炎的诊治,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报道银屑病患者短期应用低剂量甲氨蝶呤(1周内最高累积用药量为15 mg)导致重度化疗性口腔黏膜炎1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病例因低剂量应用甲氨蝶呤(第1、2、4周,隔天1次,每次口服2.5 mg;第3周,连续3天,每次2.5 mg,共2次,1周内最高累积用药量为15 mg)治疗银屑病,约在第3周不规律用药后,患者逐渐出现重度口唇糜烂、疼痛、进食困难以及双腿皮肤糜烂;入院后停用甲氨蝶呤,给予康复新液等局部对症治疗,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时全身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后,患者化疗性口腔黏膜炎和皮肤损害得到改善。文献回顾表明,化疗性口腔黏膜炎是高剂量应用甲氨蝶呤后的毒性反应,而低剂量应用甲氨蝶呤导致重度化疗性口腔黏膜炎的病例较为少见。研究发现,患者合并的危险因素越多,如口腔局部状况差以及患者合并肝肾功能障碍、糖尿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时,发生化疗性口腔黏膜炎的危险程度越高。临床医师在应用化疗药物前要尽可能联合口腔医师处理相关口腔疾病;患者服用甲氨蝶呤时,应注意患者的全身状况及易感因素,规范给药频次和剂量,采取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给予患者详细的用药指导,防止用药错误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若出现甲氨蝶呤中毒,应及时停药、解毒,给予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口腔基础护理、冷冻疗法、激光疗法、营养支持、止痛药物等是化疗性口腔黏膜炎常用的治疗方法;当伴有中性粒细胞减少时可以考虑全身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结论 临床上需警惕低剂量甲氨蝶呤导致重度化疗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

  • 出版日期2023
  • 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