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银覆斛式套杯档案记载为明代,由十二件依次能叠放在一起的银杯组成,每件银杯均镶嵌黑色物质以在内壁形成历代名人高士典故为题材的装饰画,内底注释典故名称,外底标明斋堂款识,外壁其中一面注明制作材料来源的“大明皇帝赐金”字样。故宫博物院张丽研究员根据“醉卧瓮下”历史典故产生的时代背景,推测其制作时代定为清代。在我国,银器表面镶嵌黑色物质的工艺十分罕见,一些学者将银套杯镶嵌黑色物质的工艺称为“阴刻填黑漆”,而查阅资料发现银套杯的表面装饰工艺更可能为乌银镶嵌。乌银在国外被称为“niello”,是指一种或多种金属与硫在高温下生成的黑色金属硫化物,被用来装饰金、银和铜等金属器物。将乌银实施于金属器表面的工艺被称为乌银镶嵌。为了明确银套杯的表面装饰工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对其中一个银杯进行微观形貌观察,元素、物相进行分析。显微形貌观察结果表明黑色物质通过加热熔融的方法嵌入嵌槽,在固化后进行抛光使表面平整。能谱分析结果表明黑色物质由Cu、Pb、Ag和S元素组成,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检测样品中含有硫铜银矿。综合以上分析结果表明黑色物质为银/铜/铅硫化物形成的乌银,亦表明银套杯表面采用了乌银镶嵌装饰工艺。综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可知,我国古代用于银器上的乌银存在三种不同配方,其中纯银乌银需要在器物上原位生成,而银/铜乌银、银/铜/铅乌银需要先制备,后装饰于器物表面。结合银套杯乌银制作方法,推测该银套杯表面乌银实施工艺流程为:1)制备含有银/铜/铅元素的乌银;2)将乌银制备成乌银粉末备用;3)将乌银粉填入嵌槽或将乌银(未制成粉末)覆盖于器物的纹饰区;4)加热使乌银熔融嵌入嵌槽;5)冷却后打磨抛光。

  • 出版日期2022
  • 单位故宫博物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