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仙胶囊治疗蛋白尿的“成分-靶点-通路”研究

作者:荆自伟; 马真真; 张丁丁; 师莹莹; 刘丽伟; 李卓伦; 王晓彤; 周霖; 贾清泉; 孙志*; 杜书章*
来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23): 2396-2405.
DOI:10.13286/j.1001-5213.2020.23.02

摘要

目的:系统研究昆仙胶囊的主要化学成分,并探讨其治疗蛋白尿的主要作用机制,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基于UHPLC-Q-Orbitrap HRMS技术对昆仙胶囊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化合物的一级、二级质谱信息,并与对照品或参考文献进行比对,以实现对药物的化学信息进行快速、精准识别。在此基础上,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药物的化学成分进行靶标分析、功能富集,初步筛选出药物的主要药效物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从昆仙胶囊中共鉴定出51种化学成分,通过OB≥30%和DL≥0.18筛选得到雷公藤红素、淫羊藿苷、朝藿定B、淫羊藿素、儿茶酚、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表儿茶素、异鼠李素、儿茶素、甘氨酸等12个主要活性成分;昆仙胶囊靶点220个;尿蛋白靶点2 179个;昆仙胶囊降低尿蛋白靶点115个,主要核心靶点为AKT1、VEGFA、TNF、IL6、TP53、CASP3、MMP9、JUN、MAPK1和EGF;昆仙胶囊降低蛋白尿涉及GO 158条,主要为Inflammatory response等;KEGG通路分析主要得到61条信号通路,主要为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等。结论:昆仙胶囊可能主要通过对PI3K-Akt、TNF、HIF-1、FoxO、MAPK和TLR等信号通路的干预来发挥治疗蛋白尿的作用,体现了昆仙胶囊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为进一步深入揭示昆仙胶囊治疗蛋白尿的作用机制奠定了一定基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