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植物与本地植物光合作用特征比较研究

作者:何澍然; 罗文; 赵平; 周平; 陈军文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2015, 28(06): 2479-2483.
DOI:10.16213/j.cnki.scjas.2015.06.025

摘要

以外来植物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L.)、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和本地土著植物滇苦菜(Picris divaricata Vaniot.)、皱叶狗尾草[Setaria plicata(Lam.)T.Cooke]、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为实验材料,比较研究外来入侵植物和本地土著植物光合作用基本特征以及资源捕获效率和利用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外来植物紫茎泽兰、空心莲子草、三叶鬼针草与本地植物滇苦菜(P>0.05)和皱叶狗尾草(P<0.05)相比具有较高的表观量子效率。外来植物紫茎泽兰和空心莲子草的暗呼吸速率显著低于3种本地植物的暗呼吸速率(P<0.05)。本地植物滇苦菜和皱叶狗尾草的光补偿点(LCP)显著高于3种外来植物的LCP(P<0.05)。3种外来植物最大光合速率显著高于3种本地植物(P<0.05)。外来植物紫泽兰和空心莲子草的最大气孔导度(Gs-max)显著低于其它4种植物(P<0.05)。外来植物紫茎泽兰和空心莲子草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高于滇苦菜和皱叶狗尾草的WUE(P<0.05)。3种外来植物的光资源利用效率显著高于3种本地植物的RE(P<0.05)。这些研究暗示资源捕获能力和利用效率以及对光资源缺乏的耐受性能部分体现外来植物的竞争优势。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