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前列腺导管腺癌(prost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及总结,旨在加深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以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前列腺导管腺癌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结合文献复习进行研究。结果:7例男性患者平均年龄68.43岁(5975岁),肿瘤主要位于前列腺外周带和中央带,切面灰白、实性、质硬、结节状。多数病例为混合型PDA,与腺泡细胞癌混合存在。PDA肿瘤细胞呈柱状、假复层排列,细胞核长椭圆形或卵圆形,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多见,细胞浆呈嗜双色性,组织学结构主要为乳头状,此外也具有筛状、微乳头及囊性乳头状等结构。少数病例中肿瘤细胞缺乏显著多形性,细胞核位于基底部,核仁不明显,呈单层或假复层排列,细胞增殖活性较低,构成PIN样结构。肿瘤细胞阳性表达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ic specific antigen,PSA)、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酸酶(prostatic serum acid phosphatase,PSAP)和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alpha-methylacyl coenzyme A racemase,AMACR),阴性表达基底细胞标记物(高分子量角蛋白及p63),Ki-67增殖指数为2%25%。结论:PDA是前列腺癌中一种少见的亚型,较腺泡细胞癌更具有侵袭性,患者预后更差,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预后。

  • 出版日期2017
  • 单位第四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