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荀子开创的群学至秦汉时期转变为朝廷认可的执政理念,演化成教化官民、导引社会的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秦汉群学对朝廷制度、君臣父子、街坊邻里、社交礼仪和婚丧嫁娶等社会制度开展了深入研究和论述,表明秦汉群学已经明确以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研究主题。在《吕氏春秋》《春秋繁露》《史记》和《汉书》等典籍中可以发现,秦汉群学关于社会制度的论述坚持了客观性原则和史论结合的叙事方式。虽然秦汉群学的话语体系与西方社会学有很大区别,但在以社会制度作为学术研究的基本对象、坚持客观性原则和以社会事实或历史事实为根据著述立论等方面,具有很多相似之处。这充分说明,中西社会学不仅具有各自的特色,而且存在许多本质联系或共同之处。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