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藜蒿种质对重金属铅、镉富集能力的比较分析

作者:鲁金春子; 雷子元; 王宇航; 薛天源; 何思晓; 董元火; 曾长立*
来源: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51(03): 19-28.
DOI:10.16389/j.cnki.cn42-1737/n.2023.03.002

摘要

铅(Pb)与镉(Cd)是土壤中常见的有害重金属污染物,其中Cd是毒性最强、污染最为严重的重金属元素之一,在自然界往往与Pb伴随出现。Pb与Cd极易蓄积于土壤,难以彻底清除,并可沿食物链“生物放大”引起健康危害。为评估不同种质藜蒿资源修复Pb与Cd污染土壤的潜力,以江汉大学汉南基地种植的78个藜蒿种质资源为材料,通过石墨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来消解,检测其茎叶和根部中重金属Pb与Cd的含量,并加以对比与分析,筛选黎蒿重金属超富集种质和不富集种质,以期通过植物修复技术降低土壤中Pb与Cd污染。研究结果显示:15号种质的根部中重金属Pb与Cd含量均最高,分别达到了0.508、0.293 mg/kg;而6、7、9、67、75号等5个种质茎叶和根部中Pb含量均≤0.02,其含量仅为蔬菜食用标准的1/10。生物富集系数(biological concentration factor,BCF)与转移系数(biological transfer factor,BTF)的评价结果表明:15号种质根部中Pb与Cd的BCF分别达到了0.047、1.067,说明该种质Pb与Cd的富集能力最强;而28号种质茎叶对Pb与Cd的转移能力最强,其BTF分别为4.43与5.31。因此,15号种质的根部与28号种质的茎叶对重金属Pb有一定的富集能力,但对Cd有很强的富集作用,可尝试用于修复重金属Cd污染的研究。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