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CrMn_(1.3)NiAl_x高熵合金显微组织演变及电化学钝化行为

作者:张恒康; 黄峰*; 徐云峰; 袁玮; 邱耀; 刘静
来源: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22, 42(02): 218-226.
DOI:10.11902/1005.4537.2021.080

摘要

采用真空电磁悬浮法熔炼了4种不同Al含量的FeCrMn1.3NiAlx(x=0,0.25,0.5,0.75)高熵合金,通过FE-SEM、XRD、SKPFM、EPMA和动电位极化等方法研究了Al含量对铸态FeCrMn1.3NiAlx高熵合金显微组织及其在0.5 mol/L H2SO4溶液中钝化行为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FeCrMn1.3NiAlx(x=0,0.25)合金试样由fcc(Fe-Mn-Ni)+bcc (Fe-Cr-Mn)结构组成,bcc结构的Fe-Cr-Mn相电化学活性较大而优先溶解,从而表现出两个明显的致钝电位和致钝电流峰;随着Al的添加,当x=0.5时,合金中fcc结构已基本消失,形成了颗粒和条带状的b2相(Al-Ni-Mn)均匀分布在具有bcc结构的Fe-Cr-Mn相上,因二者微区相电化学活性相差不大,仅呈现出一个融合的致钝电位和致钝电流峰,同时合金中新形成的硬质ρ相因具有较高的电化学活性,而呈现出低的致钝电位和较小的致钝电流密度;当x=0.75时,ρ相消失,对应的低致钝电位峰也随之消失。Al添加通过改变FeCrMn1.3NiAlx高熵合金中微区相组成、显微组织和电化学活性,从而影响其在0.5 mol/L H2SO4溶液中的电化学钝化行为,随着Al含量增加,合金致钝电流密度增加,产生的b2相钝化性能较差,使得合金的钝化性能降低。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