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人送检脓液标本中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对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病人作出正确合理的抗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口腔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127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培养阳性病例的微生物实验室检测结果,统计并分析感染病原菌类型、分布以及各类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结果口腔颌面间隙感染需氧培养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多见,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占比最高,其后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苯唑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比例较高,苯唑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31.7%,苯唑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为72.2%,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呋喃妥因耐药性均较低;4种革兰阴性菌分别对部分抗菌药物表现为全耐药或天然耐药,仅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厄他培南耐药率均未超过20%。结论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病人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应结合当地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有必要在抗菌治疗前留取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以争取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目标性抗菌治疗。

  • 出版日期2017
  • 单位杭州市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